ZONSSEN

欧洲时报专访德中信CEO黄秋实,畅谈在德华人创业投资与权益保护

据法国《欧洲时报》德国版报道,当海外中国公民受到人身安全、财产、健康等方面的危害时,驻外使领馆会依法依规提供领事保护。2012年6月8日,驻法兰总领馆正式聘请了首批共35名名誉领保联络员。两年多来,各位联络员在领事保护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面协助当事人和总领馆做了大量的工作。《欧洲时报》德国版专访了驻德大使馆领事部荣誉法律顾问黄秋实,讲述了他与领保相关的经历。

2014年的汉诺威工业展上,一家中国参展商刚刚将自己的展台布置完毕,几位德国海关警察随即前来。海关人员出示了德国企业提供侵犯知识产权的举证材料和临时禁令。中国展商面对突如其来的德国警察慌忙失措,对于所有举证材料都矢口否认,当海关警察要查抄展品时还与之发生了争执。该展商向中国驻柏林大使馆求助,使馆领事部荣誉法律顾问、德中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秋实参与了该起领事援助。在2014年,他所接手类似的领事援助案例就不下20起。

黄秋实说:“面对类似状况,中国参展商由于语言沟通不畅、准备不足,往往应对得不够合理,容易情绪化。德国警察前来都是有备而来,比如收到举报线索或者得到了相关证据。面对突如其来的检查,中国展商的第一反应便是矢口否认或是与之争执,但德国人不吃这一套。被查者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出示相关反驳的书面证明材料,其他的表述都是无效的。最后的结果便是展台被抄,既无法获得新的客户青睐,老的用户见此状也会心生疑虑,造成巨大的损失。”

“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只要我们应对得体,充分提交反驳证据,德方的处理是比较公正、及时的。暂时拿不出反驳证明时,要清晰地记下德国警察的诉求,并承诺在24小时之内提供相关材料。为此我们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南京分会合作,做了一份用于在德国参展的法律指南,帮助中国企业防患于未然。其实德国海关也是依法行事,并不是为难中国展商,只不过在制定法律时,出发点是维护德国企业的利益。”

黄秋实2000年来到德国,在柏林自由大学攻读法律专业,2006年毕业之后供职于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和罗兰贝格公司,从事的也是法务相关工作。他介绍:“我在德国公司工作了3年,工作内容与我的专业背景直接相关。欧盟国家对于新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有一笔扶助资金,钱拨给谁不拨给谁?我当时做的就是相关资质审核。”09年起他开始创业,成立德中信有限公司,服务面向中国企业,主要业务为法律咨询和并购。12年开始黄秋实被聘为中国驻德大使馆领事部荣誉法律顾问,开始接手一些法律方面的领事援助案件。他介绍:“从使馆移交过来的领保需求主要集中在签证、婚姻、合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在处理相关案例的过程中,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我们不希望别人说我们打着‘协助、援助’的名义而牟利。当然很多情况下我们也只起到协助的作用,比如同胞遇到紧急情况,或是在语言上完全无法沟通。向企业提供法律援助,我们也只能‘量力而为’,当他们需要走相对复杂的程序时,我们会向他们介绍相应的律师。”

近年来来德国投资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同时失败的案例也不少。黄秋实说:“许多中国企业在德国设立分支机构、代表处、办事处,或是进行并购,他们会选择德国的商业伙伴或者找本地的华人进行合作。由于对于德国的法律和税务缺乏了解,他们与合作方的信息极不对等,许多情况下,中国投资方在初期签订合同时就吃了大亏。” 黄秋实说:“华人来到德国,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与德国人一样诚实、勤奋而努力,但就是因为对于德国社会运转体系的不熟悉,在与德国人竞争时一开始就没有站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由于对于规则了解不够,理解不够,还会做出很多在德国人看来无法理解、不太正确、不够聪明的事情。一些华人有时会觉得被歧视,原因就在于没有与德国人站在同样高的台阶上。我期待华人能够更加融入德国社会,终有一天站在同样的平台上,展现出我们的风采。”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